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清风明月何处去沉痛悼念郑德荣老先生千古

发表时间:2018-05-04 浏览次数:

高中老师说大学里有大师,先生大概就是我接触到的、我心目中的第一位大师,曾有幸参加先生从教六十五年学术思想研讨会,90岁高龄,感慨怎会如此健朗,思想深邃,谈吐有力,却从未想到会有一天突然离开……”


老骥伏枥笔不辍,呕心沥血育桃李,学高德馨为世范,红色理论家,资政育人派,研究专家,终身荣誉教授……大概正是一名老师的最高境界吧......"


还没有听够您的讲座

还没来得及深入接触

还在期待与您的毕业合影……”

 

今晨7:12,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思想学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荣誉(终身)教授,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郑德荣先生因肺癌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郑先生千古!

如今,我们仍有万语千言想与您诉说,也还有许多观点想与您交流。然而时光不待,它匆匆而过如白驹般带走了岁月;如洪流,将我们分隔两岸。

如今的心情之复杂、之低落,仿佛是心中一角的塌陷,难以正视,却不得不一次次被拉回现实,再无力与这命运相反驳。

郑老先生,您一路走好!

郑德荣,教授。吉林延吉人。历任东北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政治系副主任、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吉林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中共党史学会代理事长。共同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稿》、《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撰有论文《略论共产国际和李立三倾冒险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反对教条主义》等。

郑德荣先生是中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在近70年的漫长学术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在全国理论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为推进和深化党史研究与党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受到高度评价与广泛赞誉。他是中共党史理论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领军人物,是中共党史学界、吉林省社科界、东北师范大学的一面旗帜。


郑德荣先生始终坚持推动我国中共党史领域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他致力于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中他富有创见的意见受到教育部重视并被多次采纳。在教材建设中,曾任由教育部主持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的编写组组长,是统编教学大纲的两名召集人之一。他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教材项目历史组评委。曾作为全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议,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主持的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147个社科研究机构评估中荣获榜首。1978年首批招三年制研究生,1983年被教育部评为教授,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是全国高校最早三个中共党史博士点之一的奠基人。



他治学严谨,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等10余项科研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撰写和主编有见地、有影响的学术著作36部。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修订本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理论学习配发的教材。郑德荣先生始终坚持把握学术前沿,执着于探索创新,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学术空白,改写了学界成说,得到胡乔木、胡绳等老一辈党史学家的高度认可。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上来,成果丰厚。



古人云:理者不可推,寿者不可知。

然而现在,我们多希望还能得到您的谆谆教诲,多希望还能听到您爽朗的笑声,多希望您还能注视着我们成长、走向未来,多希望这一切,仅是一场梦....

然而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切,接受再也不能见到您的残酷现实。您的离世不仅仅是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更是东北师范大学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悲痛万分。

我们沉痛悼念郑德荣先生!

我们永远怀念郑德荣先生!